課程名稱: Tea World Outlook:品茶、評茶、解析茶 ( 101期 )
時數: 32節
師資: 悟和軒團隊
課程費用: 原價 4,000
上課日期: 2020-09-19 ~ 2020-11-28
上課時間: 週六 09:00~12:00
上課地點: 城中校區 台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招生名額: 20人(人數未達10人不開班)
線上報名: 2020-08-01 ~ 2020-09-13
適合對象
● 學茶要有「世界觀」,想從世界的角度來學習茶的朋友
● 學茶要有「邏輯觀」,想用「簡單的觀念」就可以認識茶的朋友
● 想對花藝、陶藝有基礎概念的朋友
課程內容
本期停課
※9/26補班日停課、10/3中秋連假放假、10/10國慶連假放假,前述日期均停課,課程已順延。

課程內容
你知道嗎?源自中華文化的人生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是古人修身養性之藝;而自古歷史「茶與花」本一家、「陶與茶」不分家,充分說明了茶、花、陶緊密不可分的關係。中華花藝後來傳入日本形成了當今的華道、宋朝的點茶傳入日本後成為舉世聞名的日本茶道(抹茶道)、明朝散葉沏飲方式也演變成當今的煎茶道;中國的汝、官、哥、鈞、定等五大官窯,至今流傳著許多至寶於世,茶與器就此不分家。

不懂「茶、花、陶」沒關係,授課老師直接引導用「感受」去體驗課程中的知識
以感官品評的元素為主軸,引導學員去體驗、感受茶湯的美好。
結合素有「觸覺療癒」的手捏陶課程,讓捏陶藝進入生活的美好樂趣。
擺設自己來,「人文插花」讓你多一分的風雅,認識新中華花藝。

 
週次 課程內容
第一週 【認識茶的分類】
1. 認識茶的分類方式
2. 了解茶的基本製作流程學茶?咖啡應該容易多了吧?咖啡有國際標準,那茶葉有嗎?其實茶葉跟咖啡一樣,都是有一套系統的,跟咖啡一樣,入門上手快,但是深入知識就需要先認識茶的系統!
第二週 【味覺與嗅覺:綠茶、黃茶的感官品評探索】
1. 認識味覺的反應、感受香氣的變化
2. 學習味道Taste、香氣Aroma與風味Flavor課程中用評鑑(或沖泡)的方式品嘗綠茶與黃茶,利用感官品評的技巧學習味蕾與味道的對應,認識評茶的用詞。
第三週 【味覺與嗅覺:白茶的感官品評探索】
1. 認識味覺的反應、感受香氣的變化
2. 學習味道Taste、香氣Aroma與風味Flavor課程中用評鑑(或沖泡)的方式品嘗白茶,利用感官品評的技巧學習味蕾與味道的對應,認識評茶的用詞。
第四週 【自己動手作:手捏陶板小器物】
1. 利用簡單的成型技法,捏出一個專屬自己的陶板小器物
2. 單獨收費,包含材料、釉藥、窯燒成型陶藝有多難?今天就來自己做出一只專屬你的生活小雅器!與我們的陶藝老師,利用深入淺出的傳授陶藝捏塑技法,創作獨一無二的個人生活器物,讓您體驗親手製作的生活小雅器物與成就感。
第五週 【味覺與嗅覺:紅茶的感官品評探索】
1. 認識味覺的反應、感受香氣的變化
2. 學習味道Taste、香氣Aroma與風味Flavor課程中用評鑑(或沖泡)的方式品嘗紅茶,利用感官品評的技巧學習味蕾與味道的對應,認識評茶的用詞。
第六週 【味覺與嗅覺:青茶(烏龍茶)的感官品評探索】
1. 認識味覺的反應、感受香氣的變化
2. 學習味道Taste、香氣Aroma與風味Flavor課程中用評鑑(或沖泡)的方式品嘗青茶(烏龍茶),利用感官品評的技巧學習味蕾與味道的對應,認識評茶的用詞。
第七週 【味覺與嗅覺:黑茶(普洱生茶、熟茶)的感官品評探索】
1. 認識味覺的反應、感受香氣的變化
2. 學習味道Taste、香氣Aroma與風味Flavor課程中用評鑑(或沖泡)的方式品嘗黑茶(普洱生茶、熟茶),利用感官品評的技巧學習味蕾與味道的對應,認識評茶的用詞。
第八週 【茶花陶的小品雅趣:古典時尚小桌花】
1. 造形構成原理-顛覆點、線、面
2. 實作:古典時尚小桌花花道是一種靜雅的修身養性之道,插花當下心平氣和,神態專注,舉止優雅,在習花中涉獵古典詩詞文化,在認識花草中體悟自然節奏,在親近植物中療愈身心。中華藝術思想講求天人合一,造型比擬天地造化,但審美素養乃萬法惟心,從「大象無形」,「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等哲理探討,也漸影響與樹立中華花藝的造型風格與特質。中華花藝創作思路雖源自傳統的質樸自然、主從有序、清新簡明。但如何在時代美學的香氛中走出屬於自己的新古典美,這是本課程期盼帶來的古法新意,汲古出新。

關於茶、花、陶,想知道更多請查看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
 
關於茶
種茶人、製茶師、茶藝師,應該各有所職!
種茶把茶種好:茶農配合茶園的天時地利、自然環境,種出最適合這塊地的健康茶樹,讓生命力重現在茶湯。
製茶把茶做好:製茶師傅清楚茶園的茶樹體質,用最恰當的製程工藝,製作出最具產地特色的人文風味山頭氣。
泡茶把茶泡好:茶人藉由走訪地方茶園,認識風土人文,了解茶的身世,取最適當的手法讓飲茶人感受茶湯中「茶園的生命力、土地的氣息、司茶人的暖意」!
學茶,其實是一條謙虛的道路,因為前人智慧的積累,才會有讓後人們總有發現不完的驚喜與知識。您準備好要探索有別於咖啡的世界了嗎?
 
關於陶
台灣的陶瓷技術隨著時代的演進、與不同族群的製陶技術融入,不僅受到台灣史前歷史與原住民的陶瓷文化的影響外,也深受明清時代的中國陶瓷文化所影響,發展出不同的階段。而從日治時期日本技術的引進,讓台灣各地都有了技術的提升,尤其以北投、鶯歌、苗栗等地累積了藝術與外銷能量。近年來發跡的柴燒,經現代工藝淬鍊後是古老技藝的精粹,也演變為質樸的生活哲學。
課程的重點將與學員分享台灣陶藝與柴燒的發展切入,也讓學員「與土對話」、「親自手捏」自己的作品。
 
關於花
插花源自魏晉南北朝時佛教供花,在中國有著一千五百餘年的歷史,唐宋時代「插花」、「焚香」、「點茶」、「掛畫」同稱四藝,形成當時最普遍的生活素養,而後歷經隋、唐、明、清各朝代普及於各種生活層面,也形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文人插花」是中華插花藝術的一門特色,孔子、屈原、黃庭堅、周敦頤、蘇東坡、陶淵明等文人雅士都愛花,課程著重「文人插花」的技巧與觀念,讓您輕鬆感受賦風雅室之風。
 
師資說明
李謹冶
尤金,丙級製茶技術士、茶改場茶葉感官品評中級班、悟和軒執事。
 
我們品味生活,因為生命美好。讓我們靜下心來、放慢腳步,藉由一個與咖啡、可可並列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的「茶」,細細品味生活的美好。喝茶,是一種生活態度,自在的生活禪不也正是如此?
 
2014 第八屆海峽兩岸茶業學術研討會:喝茶的意境
2015 台灣國際茶文化創意與科技論壇:沉香禪茶
2016 第十一屆世界茶聯合會白茶銀獎
2017 台灣桃園優質紅茶評比肆金牌獎、壹優質獎
2018 第十二屆世界茶聯合會奇萊山烏龍金獎
2019 第四屆亞太茶茗大獎壹金獎、叁銀獎
中國與台灣產茶基地走訪(雅安、普洱、臨滄、武夷山、福州、西湖、潮州、恩施、安化、台灣各地)
茶與經絡量測、系統化學習茶
2016 第十一屆國際名茶沉香禪茶「銀獎」
2017 第二屆桃園好茶 - 優質紅茶評鑑比賽:四項「金牌獎」、一項「優質獎」
 
走訪足跡
2011-2013 北京紫雲溪茶講座
2014 四川雅安蒙頂山
2014 湖北恩施
2015 茶香、品香、醋健康
2015 趣健行旅行社
2015 湖南安化黑茶
2015 量子占星茶講座
2016 四川雅安蒙頂山
2016 國際茶席之美
2016 成都茶講座
2016 福州農大展演
2017 六龜台灣山茶
2017 世新大學EMBA茶講座
2017 大稻埕茶講座
2018 台中家樂福茶講座
2018 世界古蹟日活動
2018-2019 東吳大學推廣部茶花陶課
2016-2019 沙坑茶會講座
2017-2019 育達高中茶藝社
2019 臺北市清江里茶講座

李幸芸

李幸芸老師,臥雲山房主人、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花藝教授,同時也是樂墨書會會員;耕耘東方人文藝術的花道、書道、茶道逾二十年,跨界藝術、劇場、文史哲經典,花藝創作得以自然呈現獨特的人文簡澹與時尚美學精神。近幾年來於寧波、杭州、鄭州、昆明等城市人文空間藝文場域教授親子花藝。
 
著作
《華嚴境界美學的哲學基礎與美學開展》(博士論文)
《禪與中華花藝應用之研究》( 碩士論文)
《花藝設計與人文空間》(人文藝術專題研究)
《園林思想與花藝之禪》(人文藝術專題研究)
《花藝禪2019》
《親子花時間  跟著節氣詩情花意》

足跡
1998-2001  台灣《茶與樂的對話》擔任茶人
2004   台灣《人間茶話》春天的茶會擔任茶人
2005   華梵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藝術組畢業聯展,展出花藝作品
2006   發表《禪與中華花藝應用之研究》
發表《禪花展》於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2012   《游於藝》社團擔任書法、花藝指導老師
2014   佛光山松山寺社教課程書法師資
2015  大陸寧波《豫言中國茶》茶禪會花作,並接受寧波電視台「愛時尚」節目專訪
2016  大陸寧波《豫言中國茶》茶花講座講師、城南書院講座《移景入室-古畫中的插花》、工程學院人文講座、雪竇山太虛塔院佛教供花講座、     台灣《中華花藝》海外特約教室、     台灣《和風一夏》樂墨書會聯展
2017年
河南鄭州河南博物院首屆中原國際陶瓷雙年展閉幕式《拈花三月》花事主持
河南婦女兒童中心《造無可名之形》公益講座暨親子花藝體驗
山東濟南馨香一脈《「花耀泉城」海峽兩岸中華插花藝術展覽暨論壇》
昆明大象書店人文花藝講座
昆明《楊麗萍藝術空間》人文花藝講座
浙江青田民革《歲朝插花講座》
浙江《名媛青田民革》人文花藝講座
河南鄭州媽媽邦親子花藝課程講師
河南鄭州《良庫工舍》花藝美學傳習講師
2018年
馬來西亞古晉佛教居士林佛教供花講座
北京《盛世華章》海峽兩岸插花文化藝術交流展
台灣《澂懷寫意》樂墨書會聯展
台北東吳大學推廣部《茶,花與陶的邂逅》課程師資
2015-2019 台灣《中華花藝》年度大展

蔡堃生

蔡堃生老師,現任第二屆(2018-2020)台北陶藝學會理事長、陶禪窯藝術中心負責人。
隨著轆轤的轉動,舞動手拉胚的線條,泥土的質樸在蔡堃生的手中猶如舞者翩然起舞。拉胚時的圓潤線條,手塑時的樸實手感,都充滿了生命與美感的力度,陶藝創作與釉藥的融合,是土與火的交融摶揉。蔡堃生通過造型與釉色的共舞,讓陶也有了自己的獨特個性。
高中畢業至鶯歌窯廠習陶,跟隨老匠師學習紮實的製陶功夫,在陶瓷業界累積專業技術。退伍後接觸了陶土技藝教學,通過教學相長,累積沉澱提升自我。而後就讀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汲取藝術與學術的養分,提高創作的境界,將純熟的陶藝技能、釉藥研究與藝術創作相互融會貫通,演繹出專屬於蔡堃生的陶藝創作世界!
 
2018 「四季擂-蔡堃生陶藝創作個展」,桃園客家文化園區,桃園
2017 「BOTTLES AND BOXES」,The Old Church Gallery in Vichte,,比利時
2017 「熠彩-蔡堃生陶藝創作個展」桃園市文化局,桃園
2017 「國際茶具展」,H2O Gallery,京都
2016 「第二十屆國際茶碗展」,工藝研究所,苗栗
2016 「第十九屆國際茶碗展」,苗北藝文中心,苗栗
2016 「泥裳與誘惑—蔡堃生、陳金蘭陶藝雙個展」,新北客家文化園區,新北
2015 「第十七屆國際茶碗展」,比利時
2015 「舞動人生—蔡堃生、陳金蘭陶藝雙人聯展」,桃園客家文化園區,桃園
2015 「泥舞藝器—蔡堃生、陳金蘭陶藝雙個展」,桃園展演中心,桃園
2015 「舞動人生—蔡堃生、陳金蘭陶藝雙人聯展」,中原大學藝術中心,桃園
2014 「天目藏色與志野柴燒的對話—蔡堃生、陳金蘭陶藝雙人聯展」,中壢藝術館,桃園
2008 「I設計—台藝大工藝系聯展」,國父紀念館,台北
2004 「台藝大工藝系-林葆家陶藝展」,台北藝術大學,台北
2003 「傳承—蔡堃生師生聯展」,中壢藝術館,桃園
2000 「藝術即生活,讓心靈自然—蔡堃生師生聯展」,中壢藝術館,桃園
1998 「四季饕晏仲夏情—第二屆蔡堃生師生聯展」,中壢藝術館,桃園
1997 「第一屆蔡堃生師生聯展」,中壢藝術館,桃園
備註
退費時程(未開班全額退費,確定開課班別之退費時程依「東吳大學推廣部非學分班注意事項」規定為主)
●退費及報名截止期限:
退費比例 截止時間 備註
退所繳費用之 九成 期限 109/09/19(六) 10:00前 繳費後至開課日前
退所繳費用之 七成 期限 109/10/17(六) 10:00前 自開課日起算未逾一週
退所繳費用之 五成 期限 109/10/31(一) 19:00前  


 
注意事項
報名須知
● 如對於該課程有興趣,請先註冊登入會員後,點選上方【我要報名】進行線上報名。
● 兩校區櫃台服務時間:
城 中校區:週一至週五 08:40-19:00,週六 08:40-14:00;

外雙溪校區:週二至週五 15:40-19:00,週六 08:40-12:30。
如需臨櫃報名,請於服務時間至推廣部櫃台出示您的身份證件報名繳費。
● 本校推廣教育課程均需當期繳費、當期上課,繳費後恕無法延期上課。
● 本校推廣教育課程報名後如欲辦理轉班、退費等異動,請依參閱非學分班報名須知辦理。

課程注意事項

● 修課教室請於上課前一天至「東吳大學推廣部官網首頁」之「最新消息」查看。
● 為免課程期間太頻繁打擾學員,訊息通知事項以不開班、教室異動、停課、調課等重大事項為主,請務必留下可聯絡到您本人的電話及Email(可登入至「學員專區」→「學員資料修改」更新資訊);其餘網頁既定之公告事項(如:開課日期、報名日期、或已公告周知之國定假日或停課時間)則不發送通知,請學員逕行留意網頁公告。

● 本課程為推廣教育非學分班課程,不發予學分證明、不授予學位證書,欲取得學位,應由各類入學管道通過後依規定辦理。
● 配合菸害防治法的施行,本校室內場所全面禁菸,並有設置吸菸區。若違反相關規定將處新臺幣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鍰。

課程證明

● 本課程可付費申請「推廣教育(非學分班)證明書」,當期課程結束後得至推廣部服務櫃台或來電辦理。
● 本課程可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具公務人員身份者可於課程結束後,至推廣部服務櫃台或來電申請登錄。
城中校區
台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電話:02-2311-1531 轉2756-2769 | 傳真:02-2375-4082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8:30~19:00 週六 9:0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