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
因此,本課程之教學目標係在教導學生,警察偵查犯罪必須秉持審慎的態度及實事求是的精神,以案件現場與犯罪有關連之人、事、時、地、物等為基礎,運用科學方法、器材設備及鑑識技術,蒐集、採取與鑑驗現場相關跡證,並綜合分析研究與犯罪現場相關的各項情況資料,再依「因果關係」、「經驗法則」及「邏輯思維」等方法,推理論證與研判重建案件發生經過,了解犯罪事實真相,發現嫌犯及證明犯行,作為犯罪偵查及司法審判之依據。
此外,刑案現場處理是一項專業的工作,經由現場之勘察分析及物證之蒐集檢驗,雖可以提供犯罪偵查重要的訊息,但整體犯罪偵查與司法審判是整合性的工作,非團隊合作難竟全功,必須結合司法、偵查、勘察、鑑定、法醫及其他專家意見,才能真正達到客觀、公正、科學、真實及勿枉勿縱之目標。
本課程之訓練目標及預期績效係規畫從刑事鑑識項目的介紹、犯罪現場的基本認識、刑案現場勘察步驟的瞭解、各種物證採證與檢驗技巧講解、犯罪現場分析與重建等循序漸進,透過不同犯罪型態的案例分析與討論方式,以及血跡型態實驗與刑案現場模擬實作等,讓學習者能充分了解刑案現場勘察的實務運作,以及如何運用刑事鑑識的技能,蒐集採取犯罪現場的各種物證,並綜合分析及研判重建案件發生經過,瞭解犯罪事實的真相。預期經過課程的訓練與學習,必能對學員的邏輯推理思維及司法實務工作大有助益。
課程大綱
序號 | 課程大綱 |
1 | 刑事鑑識項目的介紹 |
2 | 刑案現場勘察步驟的瞭解 |
3 | 各種物證採證與檢驗技巧講解 |
4 | 犯罪現場分析與重建等 |
5 | 不同犯罪型態的案例分析與討論 |
6 | 血跡型態實驗與刑案現場模擬實作 |
7 | 綜合討論與問題解答 |
教學方法
序號 | 教學方法 |
1 | 以powerpoint講述課程內容 |
2 | 影片播放及討論 |
3 | 案例分析研究 |
4 | 採證方法實驗操作 |
5 | 模擬刑案現場勘察實作 |
6 | 專題分組討論 |
課程內容
序號 | 課程內容 |
1 | 課程介紹、刑案現場鑑識實務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及評量標準介紹 |
2 | 刑事鑑識與採證概論 |
3 | 刑案現場處理、勘察採證及分析重建 |
4 | 重大爭議性案件現場鑑識探討與分析 |
5 | 雙十國慶放假 |
6 | 重大命案之現場鑑識實務案例探討與分析 |
7 | 槍擊案件之現場鑑識實務案例探討與分析 |
8 | 爆炸案件之現場鑑識實務案例探討與分析 |
9 | 期中考試 |
10 | 火災案件之現場鑑識實務案例探討與分析 |
11 | 交通事故案件之現場鑑識實務案例探討與分析 |
12 | 竊盜案件之現場鑑識實務案例探討與分析 |
13 | 特殊案件之現場鑑識實務案例探討與分析 |
14 | 血跡型態理論介紹及實驗操作 |
15 | 血跡型態分析實務案例探討 |
16 | 刑案現場勘察模擬實作 |
17 | 綜合討論與問題解答 |
18 | 學期考試 |
考核方式與比例
教材資訊
●參考書目:
1.刑案現場處理與採證,曾春僑、莊忠進合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14年4月初版。
2.阿善師的告白─ 一位老探長的鑑識實錄,謝松善著,本事文化出版,2014年11月初版。
3.神探李昌鈺破案實錄,李昌鈺口述、鄧洪整理,時報文化出版,1998年12月初版。
4.讓證據說話─神探李昌鈺破案實錄 2,李昌鈺、劉永毅合著,時報文化出版,2000年8月初版。
5.重返犯罪現場─神探李昌鈺破案實錄 3,李昌鈺、傑瑞‧拉比歐拉合著,時報文化出版,2002年3月初版。
6.破案關鍵─指紋、毛髮、血液、DNA,犯罪現場中不可不知的鑑識科學,陳用佛、鄒濬智、沈文聖合著,獨立作家出版,甲、2013年9月一版。
7.犯罪現場(Henry Lee’s Crime Scene Handbook),李昌鈺等合著,李俊億譯,商周出版,2003年7月。
8.刑案現場處理與重建,翁景惠著,書佑文化出版,2000年3月。
9.血跡噴濺痕,程曉桂、翁景惠合著、書佑文化出版、1997年10月。
10.Crime Scene(the ultimate guide to forensic science), Richard Platt, DK Publishhing, Inc.,2003.
其他說明
●此科目為單學期成績及格可取得學分證明課程,恕無法扺免本校正規學制畢業學分。
●請學員遵守智慧財產權相關規定,教師授課內容不得錄音、錄影;亦不可將課程連結與非該班學員分享,如經查證屬實,涉及侵權行為,將依法辦理。